行业资讯

教育部统编三科教材换装亮相!这些变化值得注意

2017-11-6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339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材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确提出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要健全国家教材制度,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统筹指导管理教材工作,强调要重点编好中小学三科教材,实行国家统编、统审、统用。2012年,三科统编教材立项;到2017年完成编审,9月1日在全国投入使用。

三科统编教材是如何高质量完成组织编写的?

  2017年首场教育金秋系列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教材局局长郑富芝介绍,三科统编教材的编写主要坚持三大原则,一是坚持德育为先,以德塑魂;二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易教利学;三是坚持继承发展,守正创新。在此基础上,通过组建政治立场坚定、专业学术水平较高的编写团队,严格按照研制大纲—编写样章—撰写初稿—修改完善的程序精心编写,并充分试用检验。
  根据中央对三科教材统编统用、三年实现全覆盖的要求,2017年秋季学期,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统编教材,2018年覆盖小学初中一、二年级,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
  据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承担了对三科统编教材的审查工作。参加审查的专家共有116人,其中教授、特级教师占90%以上。除组建审查队伍外,把好教材质量关还要注重完善审查标准,三科统编教材审查首次实行思想政治审查、学科审查、专题审查和综合审查,全面把好教材政治关、理念关和科学关。专家工作委员会先后集中召开了24次审查会商会议,最后,报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
  那么,万众瞩目的三科统编教材究竟有哪些亮点?

义务教育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精选人文主题和典范文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双线组元的方式编排。“语文素养”重在听、说、读、写基本知识和能力,“人文精神”重在选文的思想性,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以文化人。
  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化革命传统教育。增加古诗文,小学《语文》有古诗文 129篇,初中《语文》古诗文选篇132篇。选文体裁多样,从《诗经》到清人诗作,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文,均有呈现;增设专题栏目,安排了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在革命传统教育方面,《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目,如《纪念白求恩》《纸的发明》《邓稼先》《黄河颂》等,小学约40篇,初中30多篇。教材中既有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领袖,也有江姐、赵一曼、刘胡兰等革命英雄人物,以及为新中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还有鲁迅、茅盾等著名文学家的作品。同时,指导学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红色经典名著。
  开阔视野,选取来自不同国家的名家名篇。《语文》教材注重汲取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精华,选文涉及列宁、高尔基等革命领袖和历史人物,居里夫人、法布尔等科学家,以及一些全球知名自然和人文景观。选入的知名作品如高尔基的《海燕》、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培根的《谈读书》、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等。《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外国作品约占总篇数的10%。
  合理安排结构体系,突出任务性学习理念。在体系结构方面,语文教材一至六年级每册6-8个单元,由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板块组成。每单元3-4篇课文,语文园地包括“日积月累”“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等栏目。七至九年级每册6个单元,包含阅读和写作两大板块,各单元穿插安排“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等栏目;八至九年级每册设置1个“活动·探究”单元,突出任务性学习理念。
  此外,新语文教材还适当调整了教学顺序,将汉语拼音学习较过去向后退了一月左右时间,适度降低了汉语拼音教学的难度,改进识字写字教学的方式。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

  义务教育阶段原品德课调整为“道德与法治”,强调德法兼修。《道德与法治》教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收十多年来品德课程改革成果和法治教育经验,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等主题教育,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以生活主题的方式整合和编排学习内容,通过教学过程的开放性设计,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系统认知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强化革命传统教育,培养法治精神。在内容上,《道德与法治》教材专门设置了中国梦、总体国家安全观等专题,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介绍了传统节日、民歌民谣、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古代辉煌科技成就等内容,引导学生感受自身成长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增强文化自信;并通过讲述了革命领袖、英雄人物、革命事件、革命故事等具有代表性的内容,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小学六年级上册和初中八年级下册为法治教育专册,集中讲授宪法,系统性融入法制教育。据了解,小学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6部条例和司法解释。
  结合实际,开放性设计提升教学效果。传统德育课程常因过于教条化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新《道德与法治》更加注重学习活动的引导。据了解,教材中,包括自我反思、观念交流、经验分享、论辩思考等在内不同栏目的设计都是围绕学生学习活动展开,并且更加注重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唤醒、加工、整理、提升和拓展。
  体系结构方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共12册教材内容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由近及远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领域: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与公共生活、我们的国家生活、我们共同的世界。同一生活领域内,按照学习难度的不同,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共6册,围绕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展开编排。在教材呈现方式上,遵循如下逻辑结构:一是经验导入——设置情境或活动导入,与较为典型的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二是聚焦主题,正面陈述有一定知识支撑的观点、原则;三是揭示矛盾、深入分析,并有相关行动方法的指导。

初中历史统编教材

  初中历史统编教材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按照历史时序,展现中外历史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基本的历史史事,而且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凸显育人功能。
  弘扬革命传统,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教材主要内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家主权和海洋意识教育、国际理解教育,注重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角度,通过具体、丰富的史实,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及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史部分内容涵盖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诸多方面,涉及的历史文化名人40多位,科技文化著作有30多部。此外,还有2册专门系统讲述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史实,涉及老一辈革命家40多位;完整介绍了中国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到最终胜利14年的史实。
  按照“点”“线”结合的方式编排教学内容。“点”是具体生动的重大历史事实,“线”是社会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唯物史观,了解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具体呈现是单元—课—目结构。每课以正文为主体,辅以功能性栏目,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学科能力与学科素养。

(来源 :《出版商务周报》)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