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3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短短几句,读起来却朗朗上口,自带节奏感,这便是我们的传统国学经典《声律启蒙》。中国课本博物馆内的声律启蒙课程,一直深受家长和小朋友们的喜爱。但有人还是会问,到底什么是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这本书的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进士车万育,主要是用来教那个时候的小孩子诗词对仗和音韵格律。对仗和格律的问题比较复杂,但又是欣赏和创作诗词所不能避免的。如果给小朋友们讲理论,不但枯燥乏味,也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能力,所以古人就采用了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直接在诵读的过程中来感受诗律。
本书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郎朗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那学习声律启蒙有什么作用呢?
在古代,很多小孩七八岁就能够作文写诗。比如骆宾王,7 岁就写下了《咏鹅》。而现在,已经很少有孩子能够写出平仄和谐、押韵对仗的诗句了,甚至连最基本的作文都写不好。
有时候,我们甚至怀疑,是不是现在的孩子,语文方面天生就比古代孩子们差?其实这不能怪孩子“天赋不足”,因为现代孩子的培养更多放在了知识技能方面。在学龄前,孩子们缺少了文字的熏陶和启蒙,等到开始上学后面对突如其来的知识学习,无法适应,语文的基础自然打不好。
而古代孩子,在蒙学阶段就利用很多经典给自己打下了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
汉语,之所以成为全世界最难学的语言之一,就在于它独有的“声律”。“声律”的“声”,指语言的声调;“律”,指语言的韵律。“声律”即语言的声调韵律。因此,汉语是声调和韵律的交融,更是声调与韵律的融汇,这才有了平平仄仄仄仄平的朗朗上口。
正是汉字的这一规律,古人在创作诗词歌赋时格外注重声律,例如五言诗、七言诗、对联等。
《声律启蒙》是古代儿童语言启蒙集大成的经典著作,有很多人就是诵读着“云对雨,雪对风”,一步一步地成长为一代国学大师的,比如朱自清、李叔同、林语堂等等。
中国课本博物馆《声律启蒙》体验,对现代孩子都有哪些实质性帮助?
优秀的阅读理解能力
中国课本博物馆《声律启蒙》体验,极其注重语言的音韵,以及文字、词语、句子的对仗展示。
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对字、词、句之间关系的理解,这个能力随着孩子的年纪增长,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国课本博物馆《声律启蒙》体验用词非常考究。它每句话虽然简短,但字、词、句之间呈现出来的画面感却极强。
经常诵读这样的内容,一方面是可以加强孩子平仄对仗的训练,另一方面对孩子在人物、景色、画面等方面的描写能力也可以起到熏陶和启发的作用。这对孩子将来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这两个重要的方面,
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丰富的人文知识
可以说在中国课本博物馆学习《声律启蒙》,就是在学习一份中国历史人文的知识大纲。这些知识全部是非常珍贵的文化素材,它们会像养分一样,将会滋养孩子一生。
这里面包罗万象,天文地理、山川草木、人物典故、器物鸟兽,可以说是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并以放大镜式的细节呈现了出来。让孩子不仅能够接收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学习,还能感受到传统文化背后的细节之美。
培养好的审美能力
中国课本博物馆《声律启蒙》体验,语言极其优美,极致地呈现了中国语言的美感,而在字里行间又勾勒出了一幅幅中国风的画卷。孩子在优美的语言和优美的画卷熏陶下,审美能力从小便可以得到滋养。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声律启蒙》,中国课本博物馆准备了各种传统乐器,让孩子轻松又快速地记忆,并结合对联进行了讲解,帮助孩子学以致用。
经典诵读对孩子来说是终身受益的,它就像丝丝春雨一般,无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对孩子们道德情操、专注力、记忆力、文化素养都有很大提升。
等春暖花开,病毒退散,不如来中国课本博物馆看看,共同领略古文之美。